中国政府网 | 国家人社部 | 陕西省人民政府 | 省人社厅| 铜川市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正文

社区工厂圆了村民门口“就业梦”

编辑:胡桢 来源: 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07-09 15:27 浏览次数: 字体:

王粉丽正在给箱包拉链压线

  入夏以来铜川大地骄阳似火。6月24日,记者来到印台区北城移民搬迁安置点金山水岸小区一个生产外贸箱包的社区工厂里,工人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34岁的易地搬迁户王粉丽正在缝纫机的“哒哒”声中,熟练地给拉链压线。她之所以选择来这里谋活,是因为工厂就在她的新家楼下。
  “我家原先住在印台区阿庄镇,通过移民搬迁工程我住进金山水岸小区的安置房,当时心里有些愁,农民搬到城里住好是好,如果没有收入来源靠啥生活呀?没想到楼下的社区就有工厂,既能照管家里老小,又能就近上班,政府安排非常贴心。”王粉丽是印台区阿庄镇西沟岭村人,全家5口人,过去一家住着简陋的民房,仅靠几亩薄田和丈夫打零工维持生计。2015年她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几年来,通过国家扶贫政策和自身努力终于脱贫摘帽。去年9月,王粉丽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金山水岸小区有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今年3月,我在社区就业群里看到社区工厂招聘,第一时间就登记报名了,面试通过后开始培训,培训后就上岗了。现在我上班工资是计件呢,干得多挣得就多。”王粉丽告诉记者。
  易地搬迁,不仅使王粉丽一家离开了原来的住所和土地,也告别了落后的农业生产,她现在到小区内的信达宝利工贸有限公司上班,由农村妇女“华丽转身”为上班族。
  自2016年6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以来,印台区先后使699户2127人告别深山、搬进集中安置社区的新居。“搬得出”也要“留得住、能致富”。为此,印台区加大招商力度,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成功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兴办社区工厂。
  王粉丽所在的社区工厂就是其中一家,名为信达宝利工贸有限公司,属于2019年印台区招商引资企业。该公司主营包袋生产加工及出口,于今年3月正式入驻金山水岸小区。该公司负责人罗浩云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在岗员工100余人,其中贫困群众占30%。
  据了解,目前社区工厂所用的厂房为临时租赁,新厂房紧邻金山水岸小区,总投资1364万元,总建筑面积2735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余名工人。目前,该工程主体建设已完成,室内水、电、暖等设施已全部到位,正在进行外围路面硬化和绿化工作,预计近期就可交付社区工厂投入使用。“我们有稳定的欧美市场,销路不愁。搬到新厂房后,我们还会大量招人,争取让咱更多的群众变身‘职业工人’,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罗浩云说。
  纺织加工、板材加工、农产品加工、特色手工艺品加工……如今,各类社区工厂在印台区移民搬迁安置点遍地开花,切实让老百姓既能“安居”又可”乐业”。印台区在北城移民安置点规划建设了占地2700余平方米二层钢构标准化厂房,专用于就业扶贫技能培训中心和北城社区工厂用房,鼓励引导企业在各镇办创办各类生产加工型工厂,并加快认定若干生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小微企业作为社区工厂,同时辐射打造陈炉双碑、金锁石林、印台北城、红土新型社区四个重点社区工厂,构建完成“一心辐射、四点打造、多点支撑”的社区工厂建设格局。
  内优环境,搭建招商平台;外聚人脉,拓宽引资渠道。印台区把社区工厂建设作为强化就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引领、就业优先、厂社结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系统谋划,统一部署,实现移民搬迁和社区工厂融合发展,确保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社区工厂建设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一批劳动密集型社区工厂企业落户我区,对易地搬迁群众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社区职工技能水平。”印台区就业促进服务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认真落实社区工厂各项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大干三年,在全区建成23家社区工厂,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据了解,印台区易地扶贫搬迁699户2127人,其中集中安置595户1886人,分散安置104户241人,印台北城安置点2018年9月建成,现安置扶贫搬迁群众373户1178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91户572人,目前转移就业396人,公益性岗位安置24人,自主创业12人。“来社区工厂上班,培训期工资是1700元,培训完以后最低工资2000元最高工资4000元,既能照看孩子上学,又能打工挣到钱,我感觉非常满足。”王粉丽说。截至目前,王粉丽所在的铜川信达宝利工贸有限公司已带动100余周边群众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20人,人均年收入1.8万元以上。待新厂房投产使用,将再次扩大招工,提供用工岗位500余个,有效解决安置点周边群众实现就近就地稳定就业。(记者 吴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