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人社部 | 陕西省人民政府 | 省人社厅| 铜川市人民政府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最新政策 > 正文

推荐内容

关于印发《铜川市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认定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编辑:胡桢 发布时间:2023-02-21 11:09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进一步加快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建设,规范认定、管理工作,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和专业服务,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根据《陕西省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陕西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及我市实际情况,对《铜川市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认定管理实施细则》(铜人社发〔2021〕31号)进行修订,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铜川市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认定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快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建设,规范认定、管理工作,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和专业服务,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根据《陕西省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陕人社发〔2019〕43号)、《陕西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陕财办社〔2020〕190号)、《铜川市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铜财社〔2021〕34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孵化基地)是指政府主办或各类市场主体创办,以创业孵化为主要目的,能够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发布、创业培训、融资贷款、专家指导、技术咨询、法律维权、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平台。返乡创业园区(以下简称:返乡园区)是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能够为各类返乡人员创业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和相关服务, 吸纳就业效果显著,为返乡创业就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各类园区。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原则设在市、区(县)两级,鼓励争创省级和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返乡创业示范园区)。
  孵化基地主要面向拟创业劳动者和创办初期的市场主体,返乡园区主要面向各类返乡人员和本地农民已创办的市场主体,落实有关创业就业政策,开展创业服务,扶持创业创新。
  第三条 扩大创业孵化工作覆盖面,支持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向基层延伸,带动每个区(县)和乡镇(街道)建设标准化创业中心。对达到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认定标准的县级标准化创业中心和达到县级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认定标准的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可按程序分别纳入市、县级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管理体系,并享受有关扶持政策。
  第四条 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和标准化创业中心的建设、认定和管理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需求向导原则,以“市场主体+市场运营+政府支持+创业者”为主要建设模式,以培育创业主体为目标,以健全完善省、市、区(县)、街道(乡镇)四级创业服务体系,构建“政府+市场”创业服务新格局为重点,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主线,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各区(县)人社部门要采取多样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大就业创业工作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社会知晓度。

  第二章条件标准
  第五条 基本条件
  (一)孵化基地
  1.法人主体。基地的创办主体或授权运营者为本区(县)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机构,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有相应专业知识技能的管理服务团队和专家指导团队。
  2.硬件设施。拥有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不低于1000平方米,能够提供生产经营场地、基本办公条件和共享的服务空间,有相应的道路、停车、供电、供水、消防、通讯、网络和职工生活等基础配套设施,设立了以办公区、多功能会议室(培训教室)、咨询服务台、政务综合服务区、信息发布区等为主的功能区域。
  3.运营管理。开展创业孵化工作1年及以上,运营状况良好,建有完善的经营管理、基础台账、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等基础管理制度,以及系统规范的创业实体评估准入、循环孵化和退出机制。在孵创业实体不少于10户,入孵创业实体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少于30个。
  4.服务功能。能够提供以创业政策宣传、咨询、技术指导及代办,工商、税务、社保代办,创业培训,运营场所租赁,设备设施租赁,创业专家跟踪指导,项目发布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服务,以及部分以创业融资贷款,人力资源,企业管理咨询,财务法务事务代理,知识产权等为主要内容的增值服务,并与入驻创业实体签订书面创业孵化协议。
  5.扶持政策。低租金或免租金经营场地租赁,就业技能培训和以SIYB为主的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贷款等融资政策,创业补贴政策,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等,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商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二)返乡园区
  1.法人主体。经相关职能部门批准,有相应的审批手续,园区运营管理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合法运营。
  2.硬件设施。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水、电、路、网、环保等配套齐全,能够为入驻创(领)办企业提供注册登记、专业培训、资金扶持、人力资源招募等“一站式”服务。
  3.运营管理。园区内创(领)办企业符合规划、环保、土地、城乡建设、食品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园区内企业能够有效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4.扶持政策。有相应创业就业政策扶持,设有为园区内创(领)办企业的创业资助、经营场地费用和相关补贴或减免等项目以及扶持期限。
  第六条 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和返乡创业园区的认定条件
  (一)市级创业孵化基地
  除符合孵化基地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被认定为区(县)级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孵化工作2年及以上。创业孵化以符合产业政策、绿色环保、适于劳动者创业或国家、省级、市级政府重点支持的项目为主,无违法违纪行为。
  2.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所总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且孵化场所利用率近2年总体不低于60%,在孵创业实体近2年平均不少于15户,入孵创业实体提供的就业岗位近2年平均不少于100个。
  3.创业孵化功能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政府明确的帮扶创业实体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孵化效果明显,入孵创业实体孵化成功率近2年总体不低于50%,入孵创业实体到期出孵率近2年总体不低于80%(孵化成功是指孵化活动结束后,入孵时未进行法定登记注册手续的入孵实体,在孵化协议期内完成法定登记注册;入孵时已完成法定登记注册的实体,在孵化协议到期时处于正常经营状态。出孵是指孵化期满后,不再享受孵化政策)。
  4.发展前景良好,并在孵化模式、服务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有所创新,对全市具有引领效应。
  (二)市级返乡创业园区
  除符合返乡园区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园区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绿色环保,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成效显著,无违法违纪行为和未了结的法律、经济纠纷,运营时间1年及以上。
  2.园区经营场所总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园区内已吸纳创(领)办企业运营面积不低于4000平方米,吸纳就业人数不少于200人。
  3.已被认定为区(县)级返乡创业园区,在创业带动就业、服务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有一定创新,对全市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4.对吸纳脱贫户创业和脱贫劳动力就业的优先认定。

  第三章扶持对象和期限
  第七条 创业实体入驻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应具备的条件
  (一)入驻孵化基地的创业实体
  1.所从事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拟创业者应制定了明确的、经评估可行的《创业计划书》;已创办的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时间不超过3年,上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
  3.接受孵化基地的统一管理,并与孵化基地的运营管理机构签订书面孵化协议。
  (二)入驻返乡园区的创业实体
  1.经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成熟性和创新性,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2.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5年;
  3.入驻实体原则上为返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返乡退役军人和本地农民所创办,接受返乡园区统一管理,并与园区运营管理机构签订入驻协议。
  第八条 孵化基地(返乡园区)为入驻创业实体提供创业服务,落实扶持政策,予以孵化和帮扶的时间应不超过3年。
  第九条 脱贫劳动力创业可优先入驻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孵化或帮扶的时间可延长1年。

  第四章 申报认定
  第十条 市级人社、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的评估认定工作。区(县)人社、财政部门负责实施本级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的评估认定工作。区(县)人社部门认定的孵化基地(返乡园区)需上报市级人社部门备案。区(县)级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申报应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一)申请认定报告,包含申报主体情况介绍、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基本情况介绍、《铜川市**(区、县)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申请表》(附件1);
  (二)申报主体或运营管理机构法人登记证书(或证明为独立法人机构的相关资料)、主要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及上年度财务报表;申报主体不是独立法人机构的,还应提供说明孵化基地与运营管理机构法律关系的相关材料,申报返乡创业园区的还应提供相应审批手续;
  (三)申报主体房产证或与产权所有人3年期以上租赁合同复印件,以及生产经营场所和相应的道路、供电、供水、消防、通讯、网络等生产经营基础配套设施情况证明材料;
  (四)管理服务团队情况介绍,创业实体评估准入、财务管理、日常管理服务等规章制度复印件,以及循环孵化方案或准入退出机制说明材料;
  (五)创业孵化或创业扶持方案、为入驻创业实体提供的优惠政策汇总,书面创业孵化协议或创业扶持协议范本。  
  第十一条 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的申报
  主要由区(县)级人社部门依据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建设总体情况,择优推荐。申报单位向区(县)人社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区(县)级人社部门推荐函、认定文件原件;
  (二)《铜川市**(区、县)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推荐表》(附件2);
  (三)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基本情况介绍、创办主体或授权运营单位为独立法人的证明材料、运营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创办主体与授权运营单位签订的合法委托文书,以及可支配场所产权或使用证明、创业孵化协议(入驻协议)范本、管理制度等达到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标准的有关证明材料;
  (四)《xx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在孵(入驻)创业实体花名册》(附件3);
  (五)能够反映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基本情况的照片5张。
  第十二条 区(县)级人社部门对推荐申报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的单位提供的材料和有关数据真实性负责。
  对于未认定为区(县)级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的单位,但运营时间和其他认定条件均达到市级孵化基地(返乡园区)认定标准,且孵化效果明显、管理服务到位、体制机制完善,对全市具有一定引领示范效应的,可直接向市级部门提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申报。
  第十三条 市、区(县)级人社和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对本级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的评估认定工作。县镇两级标准化创业中心由上一级人社部门负责考核验收。同一法人主体不得同时申报孵化基地和返乡园区。申报单位应提供的有关材料,各区(县)人社部门可根据实际自行增加。
  第十四条 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的评估认定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推荐申报。人社部门主要以公告或通知的形式,启动评估认定工作。申请认定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的单位,应自公告或通知发布之日起,在规定期限内,向市、区(县)级人社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申报资料。
  (二)资料初审。人社部门负责申报资料的初次审核,并根据申报资料反映的有关情况,确定接受评审的申报单位。
  (三)综合评审。人社部门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评审组,采取实地考察加集中评审会议的形式,对符合有关条件的申报单位进行综合评估。区(县)孵化基地(返乡园区)主要通过本办法第五条逐项量化打分的方法进行,市级孵化基地(返乡园区)主要通过本办法第五条和第六条逐项量化打分的方法进行。
  (四)公示认定。对达到基本条件和建设标准的拟认定对象,由同级人社部门经会议研究后,在官方网站或主流媒体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同级人社部门正式行文认定,并加挂牌匾。
  经认定的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市级授予“铜川市YY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牌匾,区(县)级授予“铜川市XX县YY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园区)”或“铜川市XX区YY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的牌匾。其中行政区划的YY可设定为运营管理机构或高校名称,也可突显基地行业特色或孵化对象的字号。

  第五章 绩效评估
  第十五条 孵化基地(返乡园区)运营管理机构负责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的日常运营管理。人社部门按照谁认定、谁监管的原则,对孵化基地(返乡园区)施行分级绩效管理,并按要求落实扶持政策。
  第十六条 自认定第二年开始,以2年为一个绩效评估周期,人社部门依据条件标准,采取实地考察或委托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达到绩效评估时间的孵化基地(返乡园区)进行一次绩效评估。经绩效评估合格的保留孵化基地(返乡园区)资格;不合格的取消资格,并收回牌匾。被取消的孵化基地(返乡园区)5年内不得申报认定。
  第十七条 市级人社部门组织绩效评估小组对本级孵化基地进行绩效评估,由到达绩效评估时间的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填报(附件4),评估小组对填报情况进行实地绩效评估,依据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动态管理。绩效评估采取百分制,60分以下为不合格(附件5)。
  区(县)人社部门应依据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和标准化创业中心建设标准,定期采取适当方式,对本级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和标准化创业中心进行绩效评估,并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第十八条 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和标准化创业中心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取消其资格。
  (一)孵化基地(返乡园区)、标准化创业中心违法违规经营,或入驻创业实体违法违规经营,造成恶劣影响的;
  (二)孵化基地(返乡园区)、标准化创业中心被扶持对象投诉三次,经查实拒不整改的;
  (三)不能按照书面创业孵化协议或返乡园区入驻协议为创业实体提供服务的;
  (四)有其他违法违规或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

  第六章 补贴资金
  第十九条 设立创业孵化项目补贴资金,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给予孵化基地(返乡园区)资金支持。
  第二十条 创业孵化项目补贴资金应依据创业孵化(创业扶持)实际效果核算,由孵化基地(返乡园区)所属层级人社和财政部门负责审批落实。其中,孵化基地按照每孵化成功1个创业实体和每带动1个人就业分别确定补贴标准,并依据孵化成功的创业实体个数和带动就业人数2项指标,核算补贴金额。返乡园区按照每存活1个创业实体和每带动1个人就业分别确定补贴标准,并依据存活的创业实体个数和带动就业人数2项指标,核算补贴金额。每个创业实体和就业的自然人作为核算指标,只能使用一次。
  第二十一条 孵化基地(返乡园区)补贴标准为每孵化成功或存活1个创业实体的补贴1万元,每带动1个人就业补贴3000元。给予区(县)级每个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的创业孵化项目补贴每年不超过30万元,市级每个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的创业孵化项目补贴每年不超过50万。市、区(县)级创业孵化项目补贴总额按本级当年就业补助资金总额的10%安排。
  第二十二条 对已脱贫劳动力成功创业或实现就业的,市、区(县)人社、财政部门要按照其他劳动力补贴标准的1.5倍核算。
  第二十三条 对国家级、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市级人社、财政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级评审、评选结果,分别按每个500万元、10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资金,所需资金从就业资金中列支。
  第二十四条 孵化基地(返乡园区)补贴资金的申请
  初次被认定的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在发放认定文件后即可向同级人社部门提出补贴申请;已认定的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在到达绩效评估周期后,完成绩效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为合格的即可向同级人社部门提出补贴申请;同时提供下列材料:
  (一)资金申请报告,包含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基本情况介绍;XX年度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补贴申请表(附件6);
  (二)孵化成功(继续存活)创业实体,以及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带动就业人员花名册(附件7、8);
  (三)市场监管(或税务、社会保险)部门提供的创业实体孵化成功(继续存活)的有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可以为:创业实体登记注册法定有效证照复印件或市场主体年报证明、纳税单据、为从业人员社会保险缴纳单据之一复印件);
  (四)吸纳就业人员1年期以上劳动合同或为从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单据的复印件;
孵化基地(返乡园区)的补贴申请由同级人社部门受理,并根据补贴标准进行核算,同级人社、财政部门审核后统一拨付。 
  第二十五条 人社、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动实现大数据比对,严格落实补贴资金核算、审核、拨付程序。
  第二十六条 创业孵化项目补贴和国家级、省级示范一次性奖补资金具体用途由申请单位确定。

  第七章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由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制定的《铜川市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认定管理实施细则》(铜人社发〔2021〕31号)同时废止。此前有关政策文件关于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建设、认定、管理的规定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点击下载附件(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