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人社部 | 陕西省人民政府 | 省人社厅| 铜川市人民政府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 > 人才服务 > 正文

推荐内容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陕西省文物局关于开展2018年度全省文博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编辑:胡桢    发布时间:2018-11-16 17:07    审核:    浏览次数:     字体:
索引号 主题分类人事人才
文号 发文日期2018-10-19 17:06
发布机构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陕西省文物局
关键词人事人才

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物行政部门:
  按照我省2018年高级职称评审总体安排,现将2018年度全省文博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
  在我省所有类型单位中从事文物博物工作、符合申报文博系列职称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
  今年内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参加评审;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参加评审;在机构改革期间,涉及机构撤销合并、不再单独保留的部门,其下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不参加评审;涉及机构职能划转、改变隶属关系的部门,存在职能调整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不参加评审。
  二、申报条件
  (一)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操守,申报人员近5年个人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
  (二)对实行专业技术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按照评聘结合的原则,上报人员数和空缺岗位数按照1:1申报。当年能够空出的专业技术岗位,可以提前使用。
  (三)学历、资历条件
  1、馆员、助理研究员申报条件
  (1)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任现职满4年(任职时间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下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双学士学位,任现职满2年;在职期间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任现职满3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毕业或在职期间取得博士学位。学历专业一般应为主体或相近专业。
  (2)对不具备全日制国民教育本科学历申报中级职称的,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取得国家认可的后取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含8年);大专毕业后直接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含15年);后取大专学历并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含20年)。
  2、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申报条件
  (1)晋升正高级资格,取得副高级资格满5年。
  (2)晋升副高级资格,学历专业一般应为主体或相近专业,且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博士研究生学历,取得中级资格2年以上(含2年);
  ②硕士研究生学历,取得中级资格4年以上(含4年);
  以下③—⑧条,需取得中级资格5年以上(含5年),
  ③统招全日制本科学历;
  ④后取本科学历,累计从事文博工作15年以上(含15年);
  ⑤大专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文博专业工作20年以上(含20年);
  ⑥后取大专学历,累计从事文博工作25年以上(含25年);
  ⑦在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中专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文博工作28年以上(含28年);
  ⑧在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后取中专学历,累计从事文博工作30年以上(含30年)。
  学历必须为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学历。
  (四)业绩与成果条件
  1、申报馆员、助理研究员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在本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能够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或完成本专业业务工作。同时,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项:
  (1)提交经单位认定的能体现本人工作实绩的材料(包括考古发掘与研究、博物馆展陈设计、宣教方案及组织实施效果、文物保管与科技保护研究、文物保护与修复方案及实施、文物保护工程设计和项目实施、文物鉴定与研究、文创产品研发等);
  (2)获得文博专业业务工作(包括考古发掘与研究、展陈设计、宣传教育、文物保护修复、文物保护工程、文物鉴定、文创研发等)市级三等奖以上奖项(排名位于前三名)或省部级以上专业技术荣誉称号等;
  (3)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独立完成至少1篇、文物保护专业论文署名第一作者不少于1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以上,每篇论文应不少于3000字(含图表);
  (4)正式公开出版的本专业研究专著1部(不少于6万字、含图表)。
  2、申报副研究(馆)员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技能,在某一专业方向有较深的研究或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培养、指导专业人员开展专业研究或实践操作。同时,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项:
  (1)提交经单位认定的本人负责完成或作为主要参与者的主要文博专业业务工作实绩材料(包括考古发掘与研究、博物馆展陈设计、宣教方案及组织实施效果、文物保管与科技保护研究、文物保护与修复方案及实施、文物保护工程设计和项目实施、文物鉴定与研究、文创产品研发、文物保护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等);
  (2)获得文博专业业务工作(包括考古发掘与研究、展陈设计、宣传教育、文物保护修复、文物保护工程、文物鉴定、文创研发等)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奖项或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排名位于前三名)或省部级以上专业技术荣誉称号等;
  (3)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已结题且排名位于前四名)或省部级科研课题(已结题且排名位于前三名);
  (4)获国家级科研三等奖以上奖项或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奖项(排名位于前三名);
  (5)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6篇以上(独立完成不少于3篇、文物保护专业论文署名第一作者不少于3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3篇以上(独立完成不少于2篇、文物保护专业论文署名第一作者不少于2篇),每篇论文应不少于4000字(含图表);
  (6)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独立完成的论文2篇以上(文物保护专业论文署名应为第一作者),并正式公开出版本专业研究专著1部,其中每篇论文应不少于4000字(含图表),专著不少于8万字(含图表)。
  3、申报研究(馆)员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相应学术、技术领域有独到见解,能够解决复杂问题、指导完成重大科研任务、工程或项目,在专业领域内起到带头作用和指导作用。同时,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项:
  (1)提交经单位认定的本人主持完成的主要文博专业业务工作实绩材料(包括考古发掘与研究、博物馆展陈设计、宣教方案及组织实施效果、文物保管与科技保护研究、文物保护与修复方案及实施、文物保护工程设计和项目实施、文物鉴定与研究、文创产品研发、文物保护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等);
  (2)获得文博专业业务工作(包括考古发掘与研究、展陈设计、宣传教育、文物保护修复、文物保护工程、文物鉴定、文创研发等)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奖项或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奖项(排名位于前三名)或省部级以上专业技术荣誉称号等;
  (3)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已结题且排名位于前三名)或省部级科研课题(已结题且排名位于前二名);
  (4)获国家级科研二等奖以上奖项或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奖项(排名位于前三名);
  (5)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8篇以上(独立完成不少于4篇、文物保护专业论文署名第一作者不少于4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4篇以上(独立完成不少于3篇、文物保护专业论文署名第一作者不少于3篇),每篇论文应不少于4000字(含图表);
  (6)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独立完成的论文3篇以上(文物保护专业论文署名应为第一作者),并正式公开出版本专业研究专著1部,其中每篇论文应不少于4000字(含图表),专著不少于10万字(含图表)。
  对于革命旧址、纪念馆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刊物论文数量不做严格要求,但须在本专业研究方向上有符合申报层次数量要求的论文或专著。
  承担过已颁布的国家标准编制工作,且排名位于前三名的等同于核心刊物,排名位于第四、第五名的等同于一般刊物;承担过已颁布的行业标准编制工作,且排名位于前两名的等同于核心刊物,排名位于第三名的等同于一般刊物。
  以上凡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除附件1中所列带*号的国家级权威期刊外,其余同一刊物上发表的多篇论文只按1篇核心论文统计。
  (五)继续教育
  申报人员从2014年开始,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公需课学习不少于24小时,专业科目学习不少于56小时。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不合格1次以上;
  2、任现职以来出现重大工作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
  3、受到党政纪处分,处分期未满的;
  4、提交弄虚作假材料的,取消当年参评资格,并在全省通报批评,三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三、报送材料要求
  (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3份(要求张贴照片),《文博系列中、高级专业职务申报简表》一式20份,统一用A3纸打印,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学历证书、专业资格证书、聘书、继续教育证书均须出具原件与复印件,近5年个人年度考核结果文件复印件,复印件应加盖单位公章。
  (三)提交能体现本人任现职以来从事文博专业工作的实绩材料。刊用通知、用稿清样及提前出版的刊物中登录的论文、作品均不能作为参评业绩。
  (四)申报高级职称的人员还须将独立完成的两篇论文或专著送不同单位的两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分别审查,并填写《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科研成果送审表》,写出具体评价、推荐意见,并由专家所在单位加盖公章。
  (五)论文及各种复印件均使用A4纸,并装订成册。报送评审材料袋封面须粘贴并填写《评审材料目录》,报送单位应填报《文博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汇总表》。
  (六)申报人两寸近期蓝色背景免冠证件照5张(评审表贴3张,另交2张由评委会保存,用于办理资格证书)。
  (七)个人签字、单位盖章的《参评人员诚信承诺书》1份。
  四、有关情况说明
  (一)职称资格确认
  外省(含中央驻陕、军队转业)调入我省文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确认按照确认工作要求和我省对文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进行资格审核。对已符合申报高一级职称的人员,职称确认和职称晋升可同时进行。
  (二)职称资格转换
  已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非文博专业技术人员,本人确因工作需要而转换到文博专业岗位,须在文博工作岗位工作满一年以上,按照职称转换工作要求和文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进行转换评审。
  (三)进一步加大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的政策倾斜,对县及县(不含市辖区)以下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时,予以政策倾斜。
  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称评审的,必须具有能够体现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和水平的科研课题、专业研究报告、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展览策划文案、陈列大纲、考古发掘报告、勘探报告、宣传教育活动策划方案及实施等实绩材料。对论文、专著、科研成果不作硬性规定。
  通过双向挂职、对口支援、短期工作、项目合作、兼职等方式选派到基层创新创业和开展服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任职时间连续计算,在基层的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申报职称的重要依据。
   鼓励各类人才扎根贫困地区建功立业,贫困县专业技术人员参评职称时给予政策倾斜。申报人员任现职期间到贫困县服务满1年、或与贫困县企事业单位建立3年及以上支援服务关系、或参加精准扶贫工作获市级政府(省级部门)表彰,且年度考核合格,可提前1年申报高一级职称资格。
  (四)参评人员的学历、任职资格年限计算时间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参评论文、科研项目等发表、完成时间截止到2018年10月31日。
  (五)按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中级职称评审每人200元、高级职称评审每人400元。
  五、申报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各市文物行政部门、局直属各单位在接收评审材料时须对参评者工作业绩、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综合考察。考察通过后,推荐到本单位(部门)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票数通过三分之二方能推荐上报。各单位(部门)在上报材料时,须附本单位职称评审委员会会议情况及申报人员的评审推荐结果。
  (二)申报职称评审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负责对申请人的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对审核通过人员的基本条件、业绩与成果和继续教育情况等申报材料在本单位进行五个工作日的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公示无异议后,将申报材料按照管理权限逐级上报。不受理个人直接上报的和越级上报的评审材料。对群众反映的意见要逐一核查,不具备申报条件或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人员不得推荐上报。公示情况应在评审表基层单位意见栏中注明,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三)各市文物行政部门、局直属各单位对参评人员的评审材料须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评审材料真实齐全、准确无误后,指定专人统一报省文物局人事处。各市文物行政部门对指定专人应出具介绍信,注明联系方式,以方便处理职称评审过程中有关事宜。
  (四)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应出具岗位设置职数空缺说明及申报人员排序情况。市(区)、县文博单位的专业人员须经当地人事部门推荐并出具委托评审函,委托函中应注明本部门是否有空缺岗位职数。
  (五)省文物局人事处对各单位(部门)上报的材料进行复审,不符合条件、不完整或填写不规范的材料将予以退回。审查合格人员,才能上会评审;审查未通过人员的材料,不提交评委会。
  (六)凡申报高级职称人员,均须参加专业答辩,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主要业务工作及学术成果,用ppt形式进行演示汇报。个人主要业务工作及学术成果汇报5分钟,论文答辩3分钟,总时间8分钟以内,具体答辩时间另行通知。
  六、报送材料时间及地点
  2018年11月19日至11月30日(双休日除外),评审材料报送至省文物局人事处,逾期不予受理。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193号
  联系人:王鑫      联系电话:029-85360108
  附件:1.《陕西省文博系列专业技术职称“核心期刊”目录》
  2.《评审材料目录》
  3.《文博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简表》
  4.《文博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汇总表》
  5.《参评人员诚信承诺书》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陕西省文物局
2018年10月19日


附件下载:2018年文博职称评审附件